為了活下去
環球883天
在卡薩布蘭卡的郊區,他是我認識的第一個非洲朋友伽利歐,後面經歷這一切雖然在電視上看過,但親身經歷實在太過衝擊,這不是鄙視和貶義,而這是非洲生活模式與習慣,
我的靈魂告訴了我,如果你想在非洲活下去,必須學著點,回頭想想在歐洲時,四處翻垃圾桶已經是奢侈的事情,畢竟在垃圾桶裡面的東西不算髒。
到了非洲是一個全新的生存方式,而伽利歐正在教導我…如何成為真正的非洲人。
其實伽利歐是我芬蘭老闆的員工朋友,因緣際會的牽上了線我們也聯係上,他是塞內加爾人,那是闖過撒哈拉沙漠後的國家,離卡薩布蘭卡大概有3000公里,是個屬於貧困的國度
(我們塞內加爾人是說法文的)
(但是為什麼你們英文這麼好??)
(大概是因為隔壁國家岡比亞的母語是英文)
塞內加爾人的英文遠遠超過摩洛哥的水平,在伽利歐的家裡,是我在摩洛哥說過最多英文的一次。
運氣特別好的是,今天正是伽利歐一年一次的生日,而我受邀請和他的親朋好友一起吃晚餐,而晚餐的方式正是我感受到最衝擊的一部分。
塞內加爾人煮的飯,在多都必須吃完,這個是理所當然的事,畢竟這裡是非洲,還在非洲挑食豈不是天地不容?
而十個人裡面,是沒有人使用餐具,都是徒手吃飯,是的這是很正常的事情,但我還在學習…因為我至少還會使用叉子…
(你想要在非洲生存?就學著點。)
這是靈魂跟我說的事
我開始放下了叉子,開始徒手去搶他們正在爭奪的雞後大力的沾下蛋黃醬然後放進嘴巴
(好吃嗎芮緹?)
(好吃!)
他們習慣叫我芮緹不是里昂
吃完之後,我們腦子空白,因為塞內加爾的女廚師煮了太多的份量,我們可花了不少力氣吃光那一盤“生日禮物”…
Ps : 為什麼摩洛哥跟澳洲天氣一模一樣?出了太陽隔沒多久又下冰雹又颳風,在十分鐘後又出太陽,為什麼會和澳洲相似?因為這會在你衣服曬乾後再輪迴一次。
歡迎留言支持!